<span id="wbxcf"></span>
    <center id="wbxcf"><wbr id="wbxcf"></wbr></center>
    <span id="wbxcf"><noframes id="wbxcf"></noframes></span>
    1. <span id="wbxcf"></span>
    2. <optgroup id="wbxcf"></optgroup>
    3. 作者:記者 李晨 來源: 發布時間:2014-6-12 14:59:0
      哥大:百老匯旁的常青藤盟校

       
      墻外百老匯,墻內諾貝爾獎得主。
       
      在美國常青藤盟校中,哥倫比亞大學是鮮有的擁有圍墻的學校。只一墻之隔,哥大的學生們就可以從古代先哲的智慧之光,切換到紐約時代廣場的現代社會。繁華、多元、融合、沖突、光怪陸離,這些不僅僅是紐約市的標簽,也是哥倫比亞大學這座常青藤盟校的性格。
       
      位于晨邊高地的校園面積不大,但建筑物林立。
       
      校園中心的圓頂建筑叫做羅氏紀念圖書館,這是1897年時任校長西斯·羅請來當時著名的建筑設計師麥克金設計的。它具有巴洛克風格,主軸對稱,寬闊的圓形拱頂,典雅的圓柱排列在正門外,與芝加哥美術館有驚人的相似之處。圖書館前的廣場和臺階十分寬闊,將整個圖書館高高托起,襯托出它的雄偉。1934年以后,羅氏圖書館成為學校的行政辦公樓。
       
      在羅氏任上,哥倫比亞學院正式更名為哥倫比亞大學;他將幾個原本相互獨立的學院掌控于學校的管理之下;他還建立了引領美國教育先鋒的巴納德女子學院、醫學院、教師學院等。
       
      與羅氏圖書館遙相呼應的是巴特勒圖書館,其名字來源于哥大歷史上最重要的校長尼古拉斯·巴特勒。這位后來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校長,強調實用、職業和專業教育,任職達44年之久,為哥大籌得款項1.2億多美元,其中包括普利策為建立新聞學院而捐贈的200萬美元。
       
      校園里還有一些較現代的大樓,雖其貌不揚,卻往往身份顯赫。例如,Pupin物理系大樓見證了美國物理學崛起、吳健雄完成實驗證明楊振寧和李政道假設并助兩人獲得諾貝爾獎;Uris商學院的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到華爾街實習;而SIPA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大樓時常有國際政要出入。
       
      哥大校友、普利策獎得主、小說家沃爾克曾經這樣評價道:哥倫比亞大學是有雙重魔力的地方,現時最美妙的事情正在校園之外發生,人類歷史上最燦爛的時光則在校園內發生。畢竟,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地方可以在華爾街學商業,在聯合國學政治,在百老匯學戲劇,在紐約時報學新聞!
       
      《科學新聞》 (科學新聞2014年4月刊 沿途驛站)
      發E-mail給:      
      | 打印 | 評論 |
     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交,天天干天天射综合国产,插韩国妞免费在线视频,国产操逼毛片,
      <span id="wbxcf"></span>
      <center id="wbxcf"><wbr id="wbxcf"></wbr></center>
      <span id="wbxcf"><noframes id="wbxcf"></noframes></span>
      1. <span id="wbxcf"></span>
      2. <optgroup id="wbxcf"></optgroup>